的确,美好的事物谁都喜欢。然而,俗话说的好:“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的东西”。对于闻名中外的“国玉”而言,和田玉籽料不完美,那就对了!为什么这么说呢?不要着急,接下来便从新疆和田玉的几个特性来详细为大家道来。
特性一:新疆和田玉籽料的油脂感,是任何玉种都无法比拟的。
在玉石圈里,相信很多玩和田玉的朋友,都是在玩它们的白度和润度。如此看来,似乎大家就把和田玉的油性放到了第三位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
认为,这事实上是很多商家对玩家的一种错误误导,让爱玉的朋友把焦点着重放在和田玉的白度和透明度上,并以此作为选择和田玉的首要标准。
但是,如果按照这些标准来购买的话,选白,就会买到俄罗斯玉;选透,就会买到青海玉。换句话讲就是,只关注白和透,很大可能是买不到真正的新疆和田玉籽料的。是的,不要觉得奇怪,事实就是这么残忍。这也是很多玩玉新人,买不到新疆和田玉的主要原因。
是以,由上我们可知,新疆和田玉的特征之首,就是强烈的油脂感。尤其是对于籽料来说,这种特征更是突出。一般,如若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,玩家将其放在手中,是先会感觉到压手的。然后紧接着,随着他们盘玩的时间越来越长,则会感觉油脂感在手里逐渐增强。
这种触觉,像是其他一些玩白玉的朋友,恐怕就很少体验过这种美妙的经历。因为像俄料,青海料等,它们虽然在白度和透度上,可能可以胜过新疆的和田玉一筹。不过在油脂感上,平心而论,其还是与新疆和田玉籽料有较大的差距的。
特性二:新疆和田玉籽料的透明度,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。
圈内的人都知道,新疆的和田玉籽料,是大自然中数十种矿物质的集合体,有着类似毛毡状的纤维交织结构,密度高。因此,这也就形成了新疆和田玉的透明度低的特性。
根据这一原理,我们就能明白,市场上的那些透明度高,价格又便宜的所谓“和田玉”,肯定不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了。就这一点,一些新入门的玉器爱好者或许便对玉的润度理解与透明度混淆。实际上,透明度越高的玉,越有可能不是新疆原产地和田玉籽料。
特性三:新疆和田玉籽料的白度,恐怕也要让玩家们大失所望了。
在玉石界,如果单单只看玉石白度的话,可以分为:一级白、二级白等。这么说吧,在如今的市场上,相信能达到特级白或者一级白的玉石,不出意外地话大部分都是俄料。而究其原因,是因为新疆和田玉的透闪石含量在99%以上,即新疆和田玉籽料的白度,通常是白里泛青,透着一股油脂感,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纯白、僵白。
而且,白度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。与人们对颜色的判定标准不同,判断一种玉石到底是不是够“白”在德高望重的玩家眼里是没有根本性的标准的。故在这里要提醒广大藏家,切莫把羊脂白玉“越白越好”的说法看成是绝对的。如果只强调它的白,忽略了质地,那么像大理石、石英石等很多相当白的石头也可以说是玉了。
俄料白玉,由于其透闪石含量远低于新疆和田玉的同时,白云质大理岩的含量亦远超过新疆和田玉,以至于白云质大理岩呈现在大急眼前的,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“僵白”色。然,就如前面所言,俄罗斯白玉的玉体上,有着明显的僵白感觉同时,也会缺乏和田玉特有的油脂感。
特性四:在新疆和田玉籽料里,几乎找不到没有瑕疵的。
理解,“美玉无瑕”一词是大多玩玉人对和田玉的一种美丽憧憬。但是,在天然和田玉籽料中,质地细腻而又无绺裂和瑕疵,颜色均匀白度高的和田玉,真真是少之又少。一般的和田玉籽料,或多或少都会有某些方面的缺陷,比如有绺裂或者瑕疵等。这方面,追求完美,但不苛求完美是我们玩家收藏投资和田玉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心态。
话又说回来了,即使真正完美无瑕的和田玉籽料不多见,但并不妨碍好的工艺可以去瑕存优,赋予和田玉“第二次生命”呀。要知道,一位玉雕工作者,从他们切割玉料那刻开始,就必须学会充分考虑到玉料中明显或暗藏的绺裂、瑕疵和杂质的分布状况,合理根据其具体的特性来思考和田玉产品的造型和主题了。
行话常道:一件完美的玉雕作品,材料和制作是不能分开的。也就是代表着,一块美玉如能遇到一位好的玉雕师,就好比千里马遇到伯乐,可以将看似寻常的玉石变得清灵动人,赋予它生命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