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玉的美是温润的,她不张扬,但总会有一种令人痴迷的气度;和田玉的美是柔韧的,她不奢华,但总会在灵魂里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品位。人们都说,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,和田玉和女人有着不解之缘。
的确,古往今来,美丽的女人总会被借以美玉来形容她们的精致样貌。“月移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”,这首诗中描绘的《红楼梦》中的林黛玉,窈窕身影如玉般纯净、温柔,似乎便预示着女人天生就是玉做的。事实上,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。因为在中国文化中,和田玉一直是纯洁、美好、善良、高雅、尊贵、品位的象征,而恰巧,这些又都是东方女性特有的品质。
是以,中国的女子天生佩玉的缘由还是很有理可究的。俗话说:“爱彼之貌容兮,香培玉琢”,想必和田玉之于她们而言,那种静栖于一处的含蓄内敛,那种蕴含尊贵与品位的气质,即便是穿越千万年的时空,也难以改变她们对绝世美玉的追求与向往吧!
要知道,和田玉的温润气质和魅力,无处不衬托着女人的知性和高贵,使得女人在无形中多了一份淡定,一种与众不同的从容。像这类佩戴和田玉的女人,哪怕她们经历了无数世事的磨练,最终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黯淡,反而更增添了成熟稳重的迷人魅力。
在人们的认知中,迷恋玉的女人往往是成熟具有品位的女人,是内敛彰显贵气的女人。记得贾平凹曾经说过:“玉和女人是一种互相涵养的关系。那么有隐忍魅力的美玉,必然配有内在魅力的女人”,即成熟的女人,她们会使和田美玉更加温润,沉静自适的美玉亦会使女人更加心安——代表着她从心里认可自己。
千百年来,许许多度的文人墨客都把女子与美玉结合起来,涌现出许多美妙的诗句文章。仿佛女人天生就是为美玉而生的,一个美丽的女人应该是一个爱玉、佩玉、如玉的女人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幅场景:在乌衣雨巷中,杨柳依依,一女子在悠长悠长的小巷小步慢行,纤纤皓腕上的玉镯,若隐若现地透着些许温润细滑的白,耳旁一抹与彩色宝石搭配的玉坠和耳环,悦耳动听,摇曳着万千风情,有诉不尽的婉约与尊贵……
想必大家对佩玉的女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: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是的,女人在与美玉的长相厮守中,她们会逐渐变得愈发精致、柔润和高贵。也就是说任凭世事沧桑,风吹雨打,也无法改变女人那种蕴含于心灵深处的宁静、含蓄与美丽。俗话说:美人如玉。一个女人,一旦其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块美玉时,便不自知地便与之浑然成一体了。就像是紫薇和尔康的爱情那般,天无棱,山地和,才敢与君绝。
相信,无论玉是女人,还是女人是玉,在某一时刻,没有谁可以把她们分清,更没有人能把她们分离。历经了几千年文化洗礼与神权膜拜的和田美玉,虽然如今褪去了历史的烙印,但其高贵的气质却代代相传。
是啊,与女人结缘的美玉,就如同是一曲带着蓬勃生命力举杯高歌的乐曲,用其独特的魅力,负载着象征历史尊贵与品位生活的自我,在岁月的长河里一路轻吟浅唱,千百年来述说着与之相关的一切美好故事......